【聯合晚報╱記者蔡佳容/台北報導】
蘋果的優異的財報表現和營收展望持續成為外資圈關注焦點,而執行長賈伯斯請病假絲毫不影響蘋果三大新產品上市進度。花旗環球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張凱偉指出,本季CDMA版本的iPhone和iPad 2即將上市,iPhone 5也將於第二季現身,台廠供應鏈鴻海(2317)、大立光(3008)、新普(6121)為首選標的;而NB品牌宏碁(2353)和華碩(2357)則受害最深。
隨著CDMA iPhone、iPad 2、iPhone 5三大蘋果新產品陸續推出,供應鏈上半年的營收成長動能可期。瑞士信貸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鄭勝榮指出,iPhone供應鏈廠商已預估2011年全年將成長100%;iPad則將成長150~200%。
張凱偉指出,供應鏈中最看好好享有100% iPad組裝訂單和90% iPhone訂單的鴻海;而大立光也有50%的iPhone 4鏡頭訂單,且為iPhone 5 800萬畫素鏡頭的主要受惠者之一;新普則有60%的iPhone電池訂單,同樣成為蘋果供應鏈中花旗首選標的。
相較之下,和碩(4938)雖然是CDMA版本的主要供應商,但是仍缺乏經濟規模和垂直整合,這筆蘋果大單短時間內恐怕還很難達到損益兩平。
在NB部分,蘋果2010第四季總共銷售1020萬台的iPad和筆記型電腦(MacBook),已經與全球NB龍頭惠普單季NB的出貨量差不多。其中,iPad的平均銷售價格約600美元,非常接近主流NB的售價,將持續侵蝕中低階NB市場;而降價的蘋果MacBook則侵蝕高階NB市場。
張凱偉認為,隨著蘋果的經濟規模日益擴大,也將創造出更多的降價空間、提升出貨量,而傳統的PC廠商恐怕將持續面臨市占率流失的處境,特別是以消費性產品為主的台灣品牌雙A宏碁和華碩將受傷最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