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經濟日報╱記者邱展光/台北報導】 2010.09.18 04:01 am
圖/經濟日報提供
化纖原料己內醯胺(CPL)、乙二醇(EG)價格飆高,利差拉大。法人估計,中石化(1314)今年每股純益2.9元,創近十餘年來新高;東聯(1710)全年每股純益約2.5元。
化纖原料EG現貨價格於7月中旬一度跌至每公噸690美元,但隨台塑化(6505)、日本住友、新加坡埃克森美孚等輕裂廠大廠故障停爐,乙烯價格反彈及下游需求帶動下,現貨價反彈到上周每公噸825美元,幅度高達19.5%,目前利差近100美元。
CPL應用在衣服、窗簾布等,隨大陸經濟成長,消費力提高,對紡織需求也增溫。今年5、6月間,受報價下跌影響,下游尼龍廠6月訂單稍微停頓,但在高價庫存消化完,報價跌深後有築底反彈跡象,CPL需求逐漸回溫,且9月又將進入紡纖旺季。
近期CPL報價逐步轉強,報價反彈到每公噸2,500美元至2,600美元,距2008年歷史高點2,765美元相差不遠。法人估計,中石化第三季營收約97.74億元,約略與前一季持平,稅後純益約11.65億元,每股純益0.65元。
法人表示,中石化處分信昌化(4725)持股利益約4.46億元,可能在第四季才能入帳。估算第四季本業與第三季獲利持平情況下,加上業外收入,中石化今年每股純益將挑戰2.9元。中石化昨天上漲0.3元,收21元。
法人認為,儘管大陸市場受限電影響,需求較疲弱,但南亞受台塑烯烴一廠停機影響,產能利用率降低,乙烯價格有撐,第四季又進入旺季,需求轉佳。預估下半年利差均優於第二季,東聯獲利表現轉佳。
東聯轉投資的大陸亞東石化,因產品純對苯二甲酸(PTA)獲利穩定,去年貢獻東聯每股純益1.01元。今年2月起,東聯持股比重提高為38.5%,預期在產品利差維持高檔下,今年獲利貢獻將維持去年水準。法人預估,東聯今年營收可望成長三成,全年每股純益達2.5元。東聯昨天上揚0.4元,收26.4元。
【2010/09/18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
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
《類股》水泥三強,年底前再賺一波
2010-09-20 08:07 時報資訊 【時報-台北電】
配合節能減排,中國為達年底減少1億噸低效水泥廠目標,加速淘汰立窯,加上限電,造成供給全面吃緊,中國水泥價格恐漲到明年春節前;台泥(1101)、亞泥(1102)及國產實業(2504)近期已在為第四季水泥漲價做準備,市場預估年底前,還有12-15%的漲幅。
近來大陸積極執行限電措施,以致華東、華南水泥價格8月底以來大幅調升,台泥大漲廣西、福建和江蘇價格高達3成;亞泥江西、浙江、湖北漸進調漲水泥價後,上周再釋出江蘇揚州地區水泥每噸漲70元人民幣消息,漲幅亦高達3成。
8月底、9月初,大陸限電帶動台泥先後釋出廣西、福州、江蘇句容價格上漲,其中,句容市況大幅轉佳,連續漲價50元、漲幅為20%;福州漲50元、漲幅15.6%;廣西漲40元、漲幅12.5%。
台泥指出,第4季一向是水泥旺季,而加速淘汰立窯、限電更造成市場貨源吃緊,預期上一波搶貨潮過後,庫存消化掉,供給無法接上,再次調漲已不可免。
中國數字水泥網分析,限電範圍區域持續擴大,已造成市場連鎖反應,到年底前,水泥全面性上揚趨勢已確定。
國產實業指出,福建地區水泥價格第3季約在370元人民幣,年底前,漲破400元應不成問題,而由於海西計畫建設持續進行中,當地基建每年還有至少二成的成長,因此,預期明年春節前,當地水泥價格都可維持在高檔。 (新聞來源:工商時報─記者袁延壽/台北報導)
配合節能減排,中國為達年底減少1億噸低效水泥廠目標,加速淘汰立窯,加上限電,造成供給全面吃緊,中國水泥價格恐漲到明年春節前;台泥(1101)、亞泥(1102)及國產實業(2504)近期已在為第四季水泥漲價做準備,市場預估年底前,還有12-15%的漲幅。
近來大陸積極執行限電措施,以致華東、華南水泥價格8月底以來大幅調升,台泥大漲廣西、福建和江蘇價格高達3成;亞泥江西、浙江、湖北漸進調漲水泥價後,上周再釋出江蘇揚州地區水泥每噸漲70元人民幣消息,漲幅亦高達3成。
8月底、9月初,大陸限電帶動台泥先後釋出廣西、福州、江蘇句容價格上漲,其中,句容市況大幅轉佳,連續漲價50元、漲幅為20%;福州漲50元、漲幅15.6%;廣西漲40元、漲幅12.5%。
台泥指出,第4季一向是水泥旺季,而加速淘汰立窯、限電更造成市場貨源吃緊,預期上一波搶貨潮過後,庫存消化掉,供給無法接上,再次調漲已不可免。
中國數字水泥網分析,限電範圍區域持續擴大,已造成市場連鎖反應,到年底前,水泥全面性上揚趨勢已確定。
國產實業指出,福建地區水泥價格第3季約在370元人民幣,年底前,漲破400元應不成問題,而由於海西計畫建設持續進行中,當地基建每年還有至少二成的成長,因此,預期明年春節前,當地水泥價格都可維持在高檔。 (新聞來源:工商時報─記者袁延壽/台北報導)
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
單井受惠LED產業擴廠增溫,半年報EPS1.67元
精實新聞 2010-08-30 12:09:31 記者 羅毓嘉 報導
LED封裝模具設備廠商單井(3490)公布半年報,上半年合併營收3.12億元,毛利率36.9%較去年同期6.87%呈現巨幅增長,合併營業利益5477萬元,合併營益率17.5%。合併稅前純益5816萬,稅後純益5049萬,稅後EPS 1.67元,較去年同期每股虧損0.55元,經營狀況有明顯的好轉。
第二季單季方面,合併營收2.26億元,季增164.2%,毛利率38.5%也較第一季33%顯著成長,合併營業利益5202萬元;稅前純益5075萬元,稅後純益4550萬元,季增811.8%。單季EPS為1.5元,也較第一季0.17顯著提昇。
單井指出,從去年底開始,公司接單狀況即轉趨熱絡,但由於產品的生產週期較長,許多第一季接下的訂單遞延到第二季方挹注營收。單井表示,去年受金融海嘯衝擊,LED封裝廠大幅縮減資本支出,使公司營收銳減,但單井評估谷底已經過去,受惠於全球市場選用LED照明的趨勢逐漸增溫,封裝廠今年擴大資本支出,單井訂單的可見度已經排到年底。
另一方面,單井看好LED產業在中國的後市可期,中國昆山廠從去年底開始積極爭取當地廠商的封裝模具與設備訂單,上半年昆山廠佔合併營收比例已從去年同期的不到10%,爬升至15-20%。
從產品結構來看,今年上半年以來LED封裝模具的設計與製造佔單井營收比重持續增加,從去年同期的約40%上升至50%,自動化機械設備則佔營收約50%。
LED封裝模具設備廠商單井(3490)公布半年報,上半年合併營收3.12億元,毛利率36.9%較去年同期6.87%呈現巨幅增長,合併營業利益5477萬元,合併營益率17.5%。合併稅前純益5816萬,稅後純益5049萬,稅後EPS 1.67元,較去年同期每股虧損0.55元,經營狀況有明顯的好轉。
第二季單季方面,合併營收2.26億元,季增164.2%,毛利率38.5%也較第一季33%顯著成長,合併營業利益5202萬元;稅前純益5075萬元,稅後純益4550萬元,季增811.8%。單季EPS為1.5元,也較第一季0.17顯著提昇。
單井指出,從去年底開始,公司接單狀況即轉趨熱絡,但由於產品的生產週期較長,許多第一季接下的訂單遞延到第二季方挹注營收。單井表示,去年受金融海嘯衝擊,LED封裝廠大幅縮減資本支出,使公司營收銳減,但單井評估谷底已經過去,受惠於全球市場選用LED照明的趨勢逐漸增溫,封裝廠今年擴大資本支出,單井訂單的可見度已經排到年底。
另一方面,單井看好LED產業在中國的後市可期,中國昆山廠從去年底開始積極爭取當地廠商的封裝模具與設備訂單,上半年昆山廠佔合併營收比例已從去年同期的不到10%,爬升至15-20%。
從產品結構來看,今年上半年以來LED封裝模具的設計與製造佔單井營收比重持續增加,從去年同期的約40%上升至50%,自動化機械設備則佔營收約50%。
洋華8月營收月增28%創新高 Q3業績逐步走高
2010/09/09 09:25 記者陳姿延 台北
觸控面板大廠洋華8月營收16.55億元,月成長逾28%以上,並創歷史新高,較去年同期成長39.06%。累計1-8月份營收達108.33億元,年增46.3%。洋華日前於法說會上表示,強調看好下半年市況,市場預期,在第3季手機旺季效應帶動下,業績也將逐步走高。
諾基亞未來20%的手機均採用觸控面板,洋華不但因此受惠,且全球前5大品牌手機都是洋華的客戶。由於未來兩個月還是手機面板的傳統出貨旺季,目前前3大客戶(三星、樂金、宏達電)合計佔洋華營收比重達70%以上,客戶出貨效應挹注下,9-10月營收可望持續增溫。
預估到今年底,洋華出貨的觸控面板產品均以手機為主,而中大尺寸的平板電腦用觸控面板,估計要到明年初才會有較顯著的貢獻。
此外,和鑫公布8月營收,受到觸控客戶的終端產品熱銷的挹注下,單月營收為5.73億元,月增4.49%,較去年同期成長29.48%,累計今年前8月營收達37.82億元,年增36.74%。市場預期,在觸控業務營收佔比持續提升下,和鑫9月業績將持續向上成長。
觸控面板大廠洋華8月營收16.55億元,月成長逾28%以上,並創歷史新高,較去年同期成長39.06%。累計1-8月份營收達108.33億元,年增46.3%。洋華日前於法說會上表示,強調看好下半年市況,市場預期,在第3季手機旺季效應帶動下,業績也將逐步走高。
諾基亞未來20%的手機均採用觸控面板,洋華不但因此受惠,且全球前5大品牌手機都是洋華的客戶。由於未來兩個月還是手機面板的傳統出貨旺季,目前前3大客戶(三星、樂金、宏達電)合計佔洋華營收比重達70%以上,客戶出貨效應挹注下,9-10月營收可望持續增溫。
預估到今年底,洋華出貨的觸控面板產品均以手機為主,而中大尺寸的平板電腦用觸控面板,估計要到明年初才會有較顯著的貢獻。
此外,和鑫公布8月營收,受到觸控客戶的終端產品熱銷的挹注下,單月營收為5.73億元,月增4.49%,較去年同期成長29.48%,累計今年前8月營收達37.82億元,年增36.74%。市場預期,在觸控業務營收佔比持續提升下,和鑫9月業績將持續向上成長。
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
佳能8月營收回升 月營收41.99億元年增19.44%
鉅亨網記者張欽發 台北 2010-09-06 17:25:10
上市數位相機(DSC)雙雄之一的佳能(2374-TW))今(6)日公布2010年8月營收為41.99億元,比上月成長5.76%,並較2009年同月年成長19.44%。佳能累計1-8月營收為331.98億元,比去年同期成長75.39%;同時,佳能預估7月營收39.7億元為下半年最低點,2010年第3季營收將再較第2季成長約10%。
同時,依照目前佳能的對外接單狀況顯示,2010年的上下半年營收分布將達45%比55%,8月以後將一路走升,如依此一佳能的營收分布估算,其2010年的營收將達555億元。
佳能上半年合併營收250億元,稅後賺進13.29億元,每股稅後盈餘3.04元。
佳能對於在目前的華南東莞廠之外建置江西九江廠,設計月產能為100萬台的組裝能量,佳能董事長曾明仁指出,8月江西九江廠即可提供到60萬台的組裝產能,如江西廠的產能全開,再加上目前的東莞寮步廠,全能生產的月產能可以達到340萬台。
上市數位相機(DSC)雙雄之一的佳能(2374-TW))今(6)日公布2010年8月營收為41.99億元,比上月成長5.76%,並較2009年同月年成長19.44%。佳能累計1-8月營收為331.98億元,比去年同期成長75.39%;同時,佳能預估7月營收39.7億元為下半年最低點,2010年第3季營收將再較第2季成長約10%。
同時,依照目前佳能的對外接單狀況顯示,2010年的上下半年營收分布將達45%比55%,8月以後將一路走升,如依此一佳能的營收分布估算,其2010年的營收將達555億元。
佳能上半年合併營收250億元,稅後賺進13.29億元,每股稅後盈餘3.04元。
佳能對於在目前的華南東莞廠之外建置江西九江廠,設計月產能為100萬台的組裝能量,佳能董事長曾明仁指出,8月江西九江廠即可提供到60萬台的組裝產能,如江西廠的產能全開,再加上目前的東莞寮步廠,全能生產的月產能可以達到340萬台。
光磊訂單 排到年底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詹惠珠/台北報導】 2010.09.03 05:01 am
光磊(2340)在新增美國高速公路大型發光二極體(LED)看板訂單,以及在感測元件的訂單倍增帶動下,訂單已排到12月,營運看俏。
光磊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張垂權表示,光磊今年訂單需求強勁,擴產已在第三季告一段落,使得今年感測元件月產能,由7億至8億顆,擴大到15億顆,LED也增加到35億顆。
其中,供給日亞化的LED從3億顆擴大到4.5億顆,預計明年第一季會展開另一波的擴產,以因應龐大訂單需求。
光磊近期營運大好,第二季的稅後純益2.16億元,比第一季的1.13億元近乎倍增;上半年稅後純益3.29億元,每股稅後純益0.6元。7月營收7.69億元,創單月歷史新高,8 月營收在感測元件的出貨大增下,有機會再向上攀升。
張垂權表示,光磊各項訂單的表現都不錯,例如目前接獲美國高速公路大型LED看板訂單,訂單量就有好幾面,在不可見光LED的部分也有不錯的表現,目前光磊的LED訂單已排到12月。他並透露,過去感測元件單月的營收約8,000萬元,今年單月已成長到1.5億元。
張垂權表示,光磊去年上半年虧損5,419萬元,今年上半年則大賺3.29億元,主要是今年的產能利用率大幅提高。
目前光磊的擴產方式都是以增加設備,不用再增加廠房為前提,因此利潤提高不少,預估明年的獲利也會優於今年。
【2010/09/02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
光磊(2340)在新增美國高速公路大型發光二極體(LED)看板訂單,以及在感測元件的訂單倍增帶動下,訂單已排到12月,營運看俏。
光磊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張垂權表示,光磊今年訂單需求強勁,擴產已在第三季告一段落,使得今年感測元件月產能,由7億至8億顆,擴大到15億顆,LED也增加到35億顆。
其中,供給日亞化的LED從3億顆擴大到4.5億顆,預計明年第一季會展開另一波的擴產,以因應龐大訂單需求。
光磊近期營運大好,第二季的稅後純益2.16億元,比第一季的1.13億元近乎倍增;上半年稅後純益3.29億元,每股稅後純益0.6元。7月營收7.69億元,創單月歷史新高,8 月營收在感測元件的出貨大增下,有機會再向上攀升。
張垂權表示,光磊各項訂單的表現都不錯,例如目前接獲美國高速公路大型LED看板訂單,訂單量就有好幾面,在不可見光LED的部分也有不錯的表現,目前光磊的LED訂單已排到12月。他並透露,過去感測元件單月的營收約8,000萬元,今年單月已成長到1.5億元。
張垂權表示,光磊去年上半年虧損5,419萬元,今年上半年則大賺3.29億元,主要是今年的產能利用率大幅提高。
目前光磊的擴產方式都是以增加設備,不用再增加廠房為前提,因此利潤提高不少,預估明年的獲利也會優於今年。
【2010/09/02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
洋華大賺 錸德沾光
王鵬捷/綜合報導
觸控面板產業火紅,洋華 (3622)上半年每股大賺11.48元,激勵日前宣布攜手結盟搶占觸控一哥地位的錸德 (2349)跟進一波拉抬,企圖挑戰日前高點。
中央社13日報導,今年5月初洋華光電與錸德集團的錸寶科技及安可光電 (3615)共同宣布,合資成立玻璃基板電容觸控公司,兼具水平分工與垂直整合,將搶佔觸控一哥地位,並搶先卡位OLED觸控面板。
其實錸德近年來轉投資陸續熬出頭,除了國碩(2406)、碩禾 (3691)大進補外,去年掛牌的安可及鈺德 (3050)都持續見到好轉。
錸德本業也在第1季轉虧為盈,錸德集團下半年成長動能看俏,除了本業近期將發表多層藍光BD-R技術開發成果發表會外,旗下的安可、錸寶在觸控面板需求火紅帶動下,不僅安可下半年營收可望成長近20%,錸寶觸控面板模組出貨量占總出貨量也將達60%。
錸德今天在國碩及洋華大漲帶動下,盤中股價上漲逾2.5%。
【中央網路報】
觸控面板產業火紅,洋華 (3622)上半年每股大賺11.48元,激勵日前宣布攜手結盟搶占觸控一哥地位的錸德 (2349)跟進一波拉抬,企圖挑戰日前高點。
中央社13日報導,今年5月初洋華光電與錸德集團的錸寶科技及安可光電 (3615)共同宣布,合資成立玻璃基板電容觸控公司,兼具水平分工與垂直整合,將搶佔觸控一哥地位,並搶先卡位OLED觸控面板。
其實錸德近年來轉投資陸續熬出頭,除了國碩(2406)、碩禾 (3691)大進補外,去年掛牌的安可及鈺德 (3050)都持續見到好轉。
錸德本業也在第1季轉虧為盈,錸德集團下半年成長動能看俏,除了本業近期將發表多層藍光BD-R技術開發成果發表會外,旗下的安可、錸寶在觸控面板需求火紅帶動下,不僅安可下半年營收可望成長近20%,錸寶觸控面板模組出貨量占總出貨量也將達60%。
錸德今天在國碩及洋華大漲帶動下,盤中股價上漲逾2.5%。
【中央網路報】
《業績-半導體》盛群8月合併營收為3.93億元,年增31.95%
【時報-快訊】盛群(6202)8月合併營收(單位:千元)
項目 8月營收 1- 8月營收
99年度 392,852 2,870,634
98年同期 297,734 1,919,875
增減金額 95,118 950,759
增減(%) 31.95 49.52
項目 8月營收 1- 8月營收
99年度 392,852 2,870,634
98年同期 297,734 1,919,875
增減金額 95,118 950,759
增減(%) 31.95 49.52
蘋果大補!強茂8月營收撐竿跳過5億元 創歷史新高
2010/09/08 11:30 鉅亨網 記者胡薏文 台北
專攻小訊號二級體的強茂 (2481) ,隨新產能到位,以及蘋果iPhone、iPad大量採用,使得8月營收衝高,由7月4.5億元,將可一舉突破5億元,月增率逾10%,改寫單月歷史新高紀錄。同時由於新產品與小訊號等毛利較高,稼動率提升,法人預估強茂第3季毛利率還逆勢走高,將可突破20%,較上半年17.8%再攀升逾2個百分點,第3季單季獲利將可超越1元水準。
由於消費性電子產品走「輕薄」路線,小訊號產品用量大增,強茂在擴產後,預定9月底可達12億顆,躍居亞洲第一大小訊號二極體供應商。而蘋果產品主要代工廠都位於亞洲,小訊號二極體部分,強茂變成為主要供應商。
強茂第2季營收為14.17億元,較首季12.03億元成長17.78%,8月營收跳上5億元大關後,以目前接單情況來看,第3季營收季增率將可達1成,連2季改寫歷史新高紀錄,且目前接單能見度已達10月。
強茂第2季每股稅後盈餘衝上0.95元,季增率達8成,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1.47元,較去年同期虧損大幅改善,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1.47元,以強茂第3季業績、毛利可望持續推升,加上轉投資太陽能廠江蘇艾德獲利挹注,法人預估第3季單季每股稅後盈餘將可突破1元水準。
專攻小訊號二級體的強茂 (2481) ,隨新產能到位,以及蘋果iPhone、iPad大量採用,使得8月營收衝高,由7月4.5億元,將可一舉突破5億元,月增率逾10%,改寫單月歷史新高紀錄。同時由於新產品與小訊號等毛利較高,稼動率提升,法人預估強茂第3季毛利率還逆勢走高,將可突破20%,較上半年17.8%再攀升逾2個百分點,第3季單季獲利將可超越1元水準。
由於消費性電子產品走「輕薄」路線,小訊號產品用量大增,強茂在擴產後,預定9月底可達12億顆,躍居亞洲第一大小訊號二極體供應商。而蘋果產品主要代工廠都位於亞洲,小訊號二極體部分,強茂變成為主要供應商。
強茂第2季營收為14.17億元,較首季12.03億元成長17.78%,8月營收跳上5億元大關後,以目前接單情況來看,第3季營收季增率將可達1成,連2季改寫歷史新高紀錄,且目前接單能見度已達10月。
強茂第2季每股稅後盈餘衝上0.95元,季增率達8成,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1.47元,較去年同期虧損大幅改善,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1.47元,以強茂第3季業績、毛利可望持續推升,加上轉投資太陽能廠江蘇艾德獲利挹注,法人預估第3季單季每股稅後盈餘將可突破1元水準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